压铸铝氧化黑色通过表面阳极氧化工艺,在其表面生成一层黑色氧化膜(主要成分为 Al₂O₃)的表面处理技术。

压铸铝氧化黑色的核心是阳极氧化反应,通过 “电化学作用” 在铝基材表面生成多孔性氧化膜,再通过 “染色 / 封孔” 将氧化膜固定为黑色,具体原理分为两步:
阳极氧化成膜
将压铸铝工件作为 “阳极”,放入以硫酸、草酸或磷酸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中,通以直流电(阳极电流密度通常为 1-3A/dm²)。铝基材表面发生氧化反应:
阳极(压铸铝):2Al - 6e⁻ → 2Al³⁺(铝离子溶解),Al³⁺与电解液中的 OH⁻结合生成 Al (OH)₃,进一步脱水形成Al₂O₃氧化膜;
阴极(通常为铅板):2H⁺ + 2e⁻ → H₂↑(氢气析出)。
生成的 Al₂O₃氧化膜呈 “多孔蜂窝结构”(孔径约 10-30nm),为后续 “黑色染色” 提供 “吸附通道”。
黑色染色与封孔
染色:将氧化后的工件放入 “黑色有机染料”(如酸性黑 ATT、直接黑 BN)或 “无机染色剂”(如镍盐 + 钴盐,生成黑色金属氧化物)溶液中,染料分子通过 “毛细作用” 吸附在氧化膜的孔隙内,使氧化膜呈现均匀黑色;
封孔:用高温水(95-100℃)或镍盐溶液(如醋酸镍)处理染色后的工件,使氧化膜孔隙内的 Al₂O₃发生 “水合反应”(Al₂O₃ + 3H₂O → 2Al (OH)₃),体积膨胀堵塞孔隙,将染料分子 “锁定” 在膜内,避免掉色,同时提升氧化膜的致密性(增强耐腐蚀性)。